主页 > 经典句子 >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推荐197句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推荐197句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

1、描写泛舟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描写泛舟的诗句:

2、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3、大明湖泛舟画船开,红尘外。——张养浩《中吕·普天乐·水挪蓝·山》

4、"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唐代诗人王维的《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中的诗句,描绘了泛舟太湖时远眺山景的美景。

5、出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杭州西湖风景优美,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喜歌乐绘的地方,历代都有好多描写西湖的诗词:

7、第三,夏天在小溪边洗脚。

8、出处:莫璠《蝶恋花·雷峰夕照》:“十里画船归欲尽,渔唱菱歌,别是湖中景。”

9、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

10、浙音袅袅泛管弦。

11、瓜皮船:这是一种形似缺瓜的小型游船,在宋、元之时曾风行一时,文人诗词中颇多吟咏:'小小渡船如缺瓜'、'瓜皮船子送琵琶'、'瓜皮船小歌竹枝'、'瓜皮船小水中央'等。除载客游湖外,主要是一种做小买卖的船,如有卖羹汤、时果的,也有卖酒、茶和供应菜蔬的;有卖糖狮子、糖小儿以及时花带朵的,也有卖鸡儿、姜蒜末、海蜇、螺头的。还有岸边的小钓鱼船、湖中撒网的打鱼船和放生(龟鳖螺蚌船)船等,都是这类瓜皮船。

12、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铃声答夜风,轮影落苍海。”

13、点评:呼字入名令人眼前一亮,搭配梦字则更为生动浪漫。名字既能够展现如梦如幻的意境,也暗含苏堤春晓的诗情画意,令人印象深刻。

14、范例:凌真源、卫真源。

15、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16、点评:清坚二字既有简明干练之意,又能展现冰清玉洁、坚韧不拔的品格,寓意深远,富有启示意义。如果想为孩子取个励志的名字,这也是一个富有新意的选择。

17、出处:李叔同《西湖》“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18、"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代诗人朱熹的《泛舟》中的诗句,描绘了泛舟江上时春水生发、船只轻盈自在的情景。

19、――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0、范例:方晏如、舒晏如。

21、出处:沈周《保俶寺》:“故乡迢递独登塔,烟水长洲一望中。”

22、到了清末,西湖游船又向简朴转化。大型面舫已寥寥无几。当时,一种叫'划子'的小游船增多,一般只能乘坐七、八人,方便游人随时租借;大一些叫'篷船',有船尾(或翠幔)旁有门窗,可蔽风雨,装饰比较讲究。船旁带小舟,可以烹调食物,租价昂贵,大多为有钱人家使用。另外,又发展了一种交通船,船身高大,俗称'渡船',不作游船之用,专在湖畔迎送游人来往。辛刻革命后,在西湖上出现了一种小船,侧设竹栏或铜栏,中张白篷,成为轻便的小游艇,曾经风行一时。

23、细雨湿衣看不见,雾散迷离晓景明。

24、第十四,儿子开口说话;“自语”,谦称自己的儿子。清孙枝蔚《留别钱退山》诗:“家禽实逊神童慧,凡鸟翻蒙长者怜。”

25、元代,西湖游船之风仍盛。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过杭州,在他的游记中,曾记录了当时西湖游船的具体情况:'在那湖上还有许多面舫划艇,大小皆有。一般能载十人,或十五人,或二十人,甚至更多的人。那些船,长十五步以至二十步,有宽平底,所以船在水面漂浮,不向任何方向倾斜。每条船有盖和板,板上立有人,手持篙手,插入湖底。用力撑船,可随意到任何方去。盖子(棚)里面有各种彩色的图画。四周围有窗户,可以开闭。'

26、点评:晏如有安然自若之意,气质中庸得体,寓意安逸祥和,既契合洗心亭的优雅景致,也符合人们对岁月静好的期冀。

27、第七,隔江听山寺的钟声。与“夜半钟声到客船”类似,具体可见《石钟山记》。

28、出处:马臻《题高丽寺因上人房清静观》“空尘侵不得,心与白云期。”

29、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0、范例:江声远、余声远。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

31、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32、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

33、范例:楼际城、杭际城。

34、点评:点字入名有着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的风采,十分精妙。点枝作为名字,则适合搭配带有花卉意象的姓氏,展现缤纷烂漫的意境。

35、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3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7、春山葱绿绿树郁。

38、点评:列字自有雄州雾列、鳞次栉比的气势,搭配远字更显恢弘大气,能够展现昂扬乐观、豁达博雅的心境。再联想到北高峰的意境,更添一分高瞻远瞩的风采。

39、"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泛舟湖上》中的诗句,形容泛舟湖上时船上秋色的美丽,以及湖面上延绵的湖光。

40、到了清代,西湖人的游船仍未减少,'湖中之舟,鳞鳞如鲫。'除那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乘坐的各种画舫外,还出现了两种新颖的船型:一种叫'竹舟',以巨竹为筏,浮在水中。筏上结篷屋,外有朱栏,以青幔为障。屋内木板地面,舱中可设席宴饮、喝茶、下棋。船行时,撤去青幔,可观眺四方景色。其船名'浮梅槛'。船板上有对联云:'指烟霞以向乡,窥林屿而放泊。'另一种为'方舟':这种游船,是由几节活动的方形船体组成,用时由人肩背到江中,以中节坐客,再加前后两节为首尾。客多则加节,用索绳连接成一舟。舟用布帆,并有人划桨。在方舟旁边还系有两个舟,一置茶具,酒果;一载书笺、笔砚,在方舟前后左右均可移动。客去后又将方舟拆除,背顺家中藏放。

41、两岸山色异,渔歌声不歇。

42、试想十年之后,若有人走过西湖一处风景,对着孩子说:你的名字就是取自此处,再诉说作者的故事和此地的变迁,想必也是一分别样的情怀。

43、范例:鹿盟鸥、许盟鸥。

44、出处:张祜《题杭州天竺寺》:“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45、落日映波上,渔舟逐水流。

46、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高峰列远岑,亭亭几百载。”

47、出处:张矩《应天长·南屏晚钟》:“翠屏对晚,乌榜占堤,钟声又敛纯色。”

4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9、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50、第九,早上起来喝茶;

51、点评:菱歌二字意象轻快灵动、婉转悠扬,契合江南水乡景致。如果希望孩子欢快活泼,与歌声相伴,不妨考虑这种类型。

52、出处:陈文述《适安园咏陈源》“金溪细縠漾吴绫,曾有芳园胜马塍。”

53、范例:梅点枝、华点枝。

54、点评:与前名相比,这个名字则更侧重亲和力,能够自然展现雷峰夕照、水光潋滟的意境,更适合搭配富有景致的姓氏。

55、点评:原诗是西湖诗作中最闻名的诗篇之一,诗句富有画面感,令人身临其境。如果能搭配与荷景掩映成趣的姓氏,则更胜一筹。

56、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57、出处:白居易《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58、楼船:这是一种两层楼房的游船,上下均可坐人。据载,有大小三号:头号置歌筵,储歌童;次号载书画;再次储美人。原来的湖船,船夫来往皆从顶上过,但从楼船开始,改为可以沿舷而行了。

59、三十年来一钓竿,几曾叉手揖高官?

60、出处:尹廷高《苏堤春晓》“一钩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

61、点评:答字入名十分惊艳,辨识度高,令人印象深刻。答风作为名字不仅有居高临风的诗意,适用性也很广,应对大部分姓氏都游刃有余。

62、到了北宋时代,西湖又进一步增辟。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募民开湖,对西湖进行了全面整治。这一时期湖船的外形比过去略为讲究,使用上开始向游船演变。头为螭头,船身较大,两旁无舷,人众船头到船尾要爬过船顶,基本上还保持了海船的特色。苏东坡诗:'映人黄帽螭头舫'。有的湖船则漆以红色,取名'游红'、'闹红'。钱思复诗:'红船大于屋,坐客不能满'。申屠仲权诗:'红船撑入柳荫中。'姜白石诗中也有'闹红一舸'之句。

63、采莲船:这是一种小游船,为当时内侍所造。船以青布为篷,装饰精致,仅容一、二客坐,称为'采莲船'。

6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5、点评:名中不仅有西湖美景,也能够展现生机盎然的风貌,雅致而又不失现代,富有意趣。

6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7、范例:江疏影、兰疏影。

68、出处:桑调元《云栖洗心亭》:“今夜栖兰若,我心方晏如。”

69、点评:此名是西湖系列少有的气势豪迈的名字,兼具一望无际的开阔意境与众志成城的坚毅气质,富有风范。

70、点评:对字在生活中常用,起名却不常见,也因此成为辨识度极高的用字。只要搭配得当,则自能展现与对酒当歌、对常亭晚类似的诗意,典雅得体,不显市侩。

71、出处:周密《柳梢青》“香浮翠藓,玉点冰枝。”

72、年9月5日的首届西湖国际游船节的开幕式上,两艘新下水的升级版“玉龙”“金凤”画舫载歌载舞,亮艳西湖。

73、范例:范菱歌、甘菱歌。

74、《临江仙夜归临皋》

75、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76、槛船:这是一种使用布帆的游船。当时一个叫李仁伸的人,试制了这种画舫,还取名为'浮家汛宅

77、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泛舟的情景:

78、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皎然《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蘋洲月夜》

79、出处: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80、范例:叶答风、李答风。

81、范例:叶染堤、杨染堤。

82、――宋.林升《题临安邸》

83、第十,中午困了就在藤枕上睡觉;

84、芦苇翠竹拥镜面,

85、第八,美女在月下吹箫。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如果有勇气,可以再把“吹箫”进一步理解,那这句话就和苏轼调侃张先的“鸳鸯被里成双夜”异曲同工。

86、三谭印月月倒悬。

87、作者独自乘舟行驶在江上,缓慢而从容。他静静地观赏着垂柳轻拂水面所发出的声音。细雨轻柔地打湿了他的衣衫,使他的视线模糊,难以看清周围的景色。而当雾气逐渐消散,黎明的光芒透过雾霭,使景色变得更加明亮和清晰。

88、点评:这个名字形式新奇特别,格调会稍有争议,也因此显得极为生动夺目,令人印象深刻。

89、点评:须泊二字乍看新颖,品味过后又显得波澜不惊。名中意境平淡素雅,能够展现从容自若、宁静惬意的风貌,别具风范。

90、第十三,求得珍贵的花的绽放,进一步引申为求得美人,“名花”指有名的美女。旧时也常指名妓、有名的交际花。成语:名花有主。由此可联想到王朝云。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

91、出处:许承祖《武林山》:“蜿蜒奇秀开灵竺,千古真源属武林。”

92、【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房琯刺汉州时所凿)】杜甫旧相恩追后,春池赏不稀。阙庭分未到,舟楫有光辉。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使君双皂盖,滩浅正相依。

93、范例:韩争暖、燕争暖。

94、第六,喝茶饮酒。宋陆游《兰亭道上》诗:“兰亭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自注:“花坞,茶名”。樽:喝酒的器物。

95、范例:桥漾晴、柳漾晴。

96、西湖的名称,最早始于唐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曾浚西湖,筑长堤,开始治理这块湖泊。那时,西湖还处于初辟阶段,湖面广宽烟波杳渺。因此,湖船的样式还比较古老,其船头都画上龙头,首尾较高,作为载人载货的航船出现,尚保留了海船的遗风。白居易有'小航船亦画龙头'之诗,生动地描述了那时湖船的形状。

97、比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如四时同。

98、第十二,见客的时候不穿衣服;其意思是说与真正熟识知心的朋友在一起,可以衣冠不整,蓬头跣足,说想说之话,谈乐谈之事,所以见时着不着衣冠更不在话下。

99、范例:茅洲望、顾洲望。

100、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

101、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

102、第五,在种满柳树的河堤上漫步。如白居易所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外,苏轼在杭州的时候也极喜爱在西湖边的堤岸上散步。

103、点评:名中意境温暖和煦,既能展现明媚春景,又饱含自白居易筑堤以来千载岁月荏苒,西湖风光依旧的寄托。

104、范例:芦映荷、连映荷。

105、南宋是西湖游船鼎盛时代。船的制造由简朴逐渐趋向炫丽,船的使用从运载船向单纯的游船发展,在形式上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方,沉溺于歌舞升平,行歌行乐之中。西湖泛舟之风盛极一时。据《梦梁录》记载,当时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有的约长二十余丈,可容百人;有的约长十余丈,可容二三十人,这些船舫,大都制作精巧,雕梁画栋,行如平地。其名甚多,如'百花'、'十锦船'、'七宝'、'金狮子'、'何船'、'劣马儿'、'罗船'等。按其船形和桨帆使用情况,可分为以下七类:

106、乱花渐欲速人眼,浅草才能设马蹄。

107、断桥杨柳依依偎。

108、点评:名中意境活泼生动,能够展现欢快洒脱的风貌,富有表现力。

109、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10、出处:蔡襄《奉答孙推官南屏旧游》:“未省天工能刻饰,祗应山骨自清坚。”

111、《三潭印月》

11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13、自古西湖美景佳.白蛇许仙留姣娃.雷峰断却红尘梦.后人都耒把它夸.吾虽末照美景面.耒年一定去游它.

114、范例:安涤烦、辛涤烦。

115、出处:潘阆《酒泉子》“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116、点评:映字的温和气质与微字的精妙意境相辅相成,如果搭配气势宏大的姓氏,则有小中见大之妙。

117、出处:阮元《秋日西湖泛舟》“不须泊岸寻花去,湖上秋风镇日香。”

118、点评:高丽寺地处赤山埠与玉岑山间,景致清幽,源远流长。云期二字兼具典雅气质与浪漫气息。名中自有云迹留白、后会有期的诗韵,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119、范例:谭浸宵、谷浸宵。

120、大型游船:这种船的特色是装饰华丽,船舱宽敞。据白廷玉《西湖赋》载,有艘叫'总胜'的船,可以'列四筵而才半',有艘叫'明玉'的船,可以'坐百客而有裕'。由此可见船体之大。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

121、本文作者:林江仙

122、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向秀《思旧赋》

123、范例:石清坚、陶清坚。

124、由此而来

125、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

126、题西湖钓艇图(明·唐寅)

127、出处:徐集孙《可赋轩避暑》:“世人奔竞长为暑,心地清凉即是秋。”

128、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王维《渡河到清河作》

129、出处:周密《木兰花慢·雷峰夕照》:“塔轮分断雨,倒霞影,漾新晴。”

130、点评:真源二字富有哲理,喻示孜孜不倦、求索真理的品格。在诗中又有源远流长、钟灵毓秀的风貌,大气典雅,杭范十足。

131、第二,夜雨对床(雨夜在床上聊天),“东坡友爱子由,而味着清境,每诵‘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132、范例:高列远、姚列远。

133、《泛舟》-白居易

134、春风拂柳柳戏水,

135、这些诗句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抒发的情感,生动地表达了泛舟的美景和人们在泛舟中的心境。

136、游船,是我国水上交通工具之一。顾名思义,它主要是为了运载旅客之用。因为各种不同的船形构造和船桨、船帆的使用,都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船的制造和使用风俗。有湖就有船,联系西湖游船的历史和习俗,也是颇为有趣。

137、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

138、点评:名中意境虽然稍显寒冷,但又不失圆满。若是恰逢月圆之夜出生,那三潭印月的诗意想必也十分应景,富有纪念意义。

139、泛舟江上独徐行,闲看垂杨拂水声。

140、点评:声远二字意象开阔嘹亮,富有气魄,作为名字形式低调,气质悠扬,收放自如,令人心旷神怡。

141、茅柴白酒芦花被,明月西湖何处滩?

142、点评:疏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佳名,原诗正是作于“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的孤山,当我们漫步中山公园、探访西泠印社、欢宴楼外楼之时,可否想起,如今闻名于世的名字,正是源自此地呢?

143、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

144、点评:从起名的经验来讲,洲望这种动名词倒置的形式,能给人留下更为丰富的联想空间,余韵悠长,耐人品味。名字既能够令我们身临其境,步入从宝石山上俯瞰西湖的壮阔美景,也可使我们燃起对未来崭新的希望……

145、出处:张矩《应天长》“四望涌金楼,带草帟烟,缥缈际城堞。”

146、出处:阮元《晚过西湖》:“独拏小艇过西湖,狎鹭盟鸥好画图。”

147、点评:钱塘夏日有时酷热难当,但若栖身可赋轩、一览太子湾,默诵“心地清凉即是秋”,或许能有所慰藉……当然,作为名字来说,即秋不仅有清凉自在之意,也能展现丰硕充盈的品格,富有风采。

148、点评:清嘉二字寓意美好,符合家长对子女的美好期盼。但毕竟嘉字作为名字略显流行,格调有限,可以当作保守的选择。

149、范例:步晴沙、骆晴沙。

150、出处:宋之问《灵隐寺》:“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

151、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152、――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15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诗句,描述了泛舟至深夜才归舟,不经意间进入藕花丛中的情景。

154、范例:滕挽萝、苏挽萝。

155、第十一,开深埋多年的酒的时候不要遇到陶渊明和谢灵运这样的好饮之人;

156、第四,下雨后登楼遥望青山。

157、赏心十六事(苏轼)

158、――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9、红楼遥望西子湖,

160、范例:施对晚、钟对晚。

161、――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2、第十五,客人来的时候用泉水煮茶。

163、出处:马洪《南乡子·三潭印月》“潭水碧寒天,冷浸中宵皓月圆。”

16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65、范例:胡清嘉、祝清嘉。

166、点评:名中意境活泼灵动,富有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姓氏与诗意契合,可以作为新奇大胆的选择。

167、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

168、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169、范例:林呼梦、云呼梦。

170、出处:陈贽《烟霞洞》:“谁携白玉如来手,风动浑疑挽绿萝。”

171、家童鼻息已雷鸣.

172、范例:白云期、付云期。

173、——(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174、车船:这是一种棚上无人撑驾,运用车轮脚踏而行的游船,速度很快。一说是似道所造;一说为南宋初杨么占领洞庭湖时始创。这应该说是我国数百年前土制的机械动力船,在船的制造上是一次大改革。有人说这是现代轮船的始祖。遗憾的是后来没有再发展下去。

175、第一,在清溪中行舟,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76、范例:梁即秋、丰即秋。

177、点评:挽字意象生动自如,更添一分蔚然深秀的意境。“滕挽萝”与另一篇文章提到的“池挽亭”异曲同工,都是主谓宾架构、以人拟物的典范。

178、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79、"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魏晋时期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的诗句,表达了泛舟江上离别时的仰慕之情。

180、乘坐西湖的游船,可使人畅看湖光山色,细观绿波岚影,领略西子湖'淡汝浓抹总相宜'的美丽动人风貌。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

181、范例:周漾绫、童漾绫。

182、彩篷刻痕飘梁祝,

183、点评:与晏如淡定的佛系相比,涤烦则能展现另一种激烈、迅猛的佛系,富有视觉冲击力。名字仿佛骤然将我们带入灵隐寺的深山古刹之中,又如醍醐灌顶,初觉迷惑不解,然后又有洗心涤虑、心无旁骛之感。

184、舟行碧波间,轻风拂面来。

185、从唐代以来,西湖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朴到炫丽,再由炫丽到简朴的过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杭州古代交通民俗的演变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在西湖游船史上又掀开了崭新的篇章。有根据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的名句设计的'晴方好'、'总相宜'、'雨亦奇'等三艘仿宋画舫;还有名为'画中游'、'浮梅槛'、'菡萏舸'等三艘仿清画舫,以及根据西湖民间故事设计的龙舟、凤舟。其中龙舟还能口中喷水前进。另有'山明'、'水秀'两艘游船,每艘可容纳六十多人。这些游船的共同特点是:结构精巧,外形美观,典雅玲珑,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体现了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有些画舫更注重室内陈设。船内高悬宫灯,布置古雅,座位舒适,并都运用电瓶为动力,做到行速船稳。其他如手划船、玻璃钢船和双人脚踏'鸳鸯船'等等,其状各异,大小不一,多方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要。

186、第十六,弹琴的时候听的人能理解音乐,即拥有知音。

187、湖上(宋·徐元杰)

188、夜泛西湖五绝(北宋·苏轼)

189、出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90、到了明代,西湖多数湖船趋向简朴小巧,看重门窗敞豁,便于倚眺湖景,比如著名的有'水月楼'、'烟水浮居'、'湖水浪迹'等船。也有大型游船。那是明天启三年的事,有一叫汪然明的人,制造了一只大船取名'不系园'。船长六丈二尺,'入门数武,堪贮百壶;次进方丈,足布两席;曲藏斗室,可供卧吟;侧掩壁橱,俾收醉墨'。船上还有走廊、看台,可以远眺湖景。

191、出处: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92、夜阑风静縠纹平.

193、范例:何须泊、唐须泊。

194、以上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描写泛舟的诗句。第一句描绘了舟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的情景,感受到轻风拂面的美好感觉。第二句则通过两岸山色的不同,表现出舟在水中的移动,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第三句通过落日和渔歌声的映照,展现出舟在水中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95、杭州西湖美景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墨客赋诗于此,留下千古佳篇。我们不妨从中借鉴灵感,用于起名,将西湖风光融入56个姓名当中。

196、范例:万映微、洪映微。

197、随后,紫霞、青莲、小蓬莱、半湖小岛

相关文章:

白居易赞美小草旺盛的诗句【32句精选】 泛舟西湖白居易诗句-197句优选 白居易的诗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形 白居易冷门唯美诗句优选汇总169句 白居易描写春天的诗句四言绝句是什么101句精选 描写扬州瘦西湖的经典诗句-集合72句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句是哪一句【好句摘抄51句】 白居易描写春天的诗句四言绝句是什么10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