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经典句子 > 爱中国的诗人和他的诗句91句精选

爱中国的诗人和他的诗句91句精选

爱中国的诗人和他的诗句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3、《春望》唐代诗人杜甫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7、苏轼以诗入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促成了词体的解放,将词的题材从艳情的藩篱中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凡可入诗的题材皆可入词。苏轼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以至被人们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这是他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大贡献。

8、苏轼的辞赋散文充满诗意。他强调文章要以“体用为本”,提倡“行云流水”。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和对前人的超越。他的辞赋继承了韩愈和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自觉追求散文的文学色采,这是他对古文理论的重大发展,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历史人物论文独辟蹊径,见解新奇,他的游记散文大气磅礴,空灵幽远,自然融入对历史、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尤其是他的随笔小品文,以小见大,探幽发微,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9、“那你喜欢谁的诗词?”他追问道。

10、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11、“她是家境好,有才华,难得有主见的人。至于词境毕竟不是我钟情的那一种。”

12、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著有《东坡全集》。苏轼晚年形容自己写作诗、赋、杂文时的情况是“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

13、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擅长诗,词,赋,散文,又善书法和绘画,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成就均极高。

14、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15、首选杜甫!

16、苏轼的诗有时能结合生活中所接触的情现,他对事物的新颖见解,而不失诗的趣味,如《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来快炙人口。

17、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海涅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9、东坡诗里部分鉴赏评论文艺的作品,如《王维吴道子画》,表现了作者对艺术的可贵见解,即重视意象的雄放,又要求于象外得事物之妙。他“以文为诗”,“才思横溢,触处生春”,富于才气,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殊作风,写诗善于议论,将议论与叙事紧密融为一体,将散文的笔触和深妙的哲理议论融会在诗歌里。这种风格同时标志北宋时期社会文化所达到新的高度。

20、诗人中佛性极高的

21、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诗多信笔挥撒,自然天成。

22、我喜欢苏轼的诗,还因为他“以诗为词”,他的词、他的散文、他的画、他的书法,都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诗的创作方法去宣染意境氛围。

23、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24、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荷马

25、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26、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肯尼迪

27、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8、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29、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拜伦

30、《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爱中国的诗人和他的诗句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2、苏轼的诗各体皆工,七言各体尤其擅长,更显得明快,动荡起伏。

33、苏轼的绘画,就是诗的风景。他是“宋尚意”书潮的主要倡导者。他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其书法特点是“如绵裹铁”。他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评价表兄文同画竹“胸有成竹”更进一步将画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把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还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34、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35、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3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37、恨不作抗日死,留作今日休,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38、因其母信佛,故字摩诘,自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美称。曾以状元及第入仕途。诗中常以【静】【境】【净】【空】为主题进行到位描写,以天人合一的悟性和自然无为表达最为出色,中年后其画作更是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度。

3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0、活了75岁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共创作了三千多首诗。他的诗通俗浅显,直白流畅,易于理解和摹仿,不像李杜的诗曲高和寡,一般老百姓看不懂。据说白居易诗写好后,常常先送给老翁、老妪读,如果他们读不懂,他继续修改。比如,人们最熟悉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只要是识字的人,读这首诗都不会有什么困难,读给其他人听,也无须多加解释。也正是因了这一点,白居易才很受日本人的推崇,白居易在日本名气远大于李杜等大诗人。据说,在河南洛阳白居易的墓碑上,用中日两种文字刻着如下的话:“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仅呈碑颂之。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一九八八年戊辰七月吉日”。这是日本学者刻的,它足以说明白居易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白居易的名字在日本家喻户晓,他的诗是由遣唐使带到日本的。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中国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举。在遣唐使带回日本的大量中国文化作品中,就有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和《白氏文集》。白居易的诗一经传入日本,由于通俗浅显,很快流传开来,深受当时日本文人的喜爱。平安文士大江维时编辑的《千载佳句》,共收中日诗人诗歌1110首,其中白居易一人的作品即达535首;藤原公任编纂的诗集《和汉朗咏集》,共收录588首诗,其中白居易的诗达139首之多。众多的遣唐使留居长安,他们学习中国文化,也与中国的文化人士交往。比如,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作诗相酬赠。他没少带回李白、王维等人的诗歌,可是日本人对李白、王维作品的喜爱,远不如白居易。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白居易的诗日本人容易懂。从白居易在日本受欢迎一事,我们应该想到,作品是写给人看的,如果人们都看不懂,那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者也就不可能受到人们的喜欢。

41、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42、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

43、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的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44、最喜欢李白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45、爱国爱党名人名言【热门篇】

4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47、佛徒中诗意最佳的。

48、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马铁丁

49、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50、【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1、因此,我把苏轼确认为我最喜欢的古代诗人。

52、个人认为是:

5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54、最喜欢古代诗人苏轼。他的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55、首选唐朝诗人→王维

5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7、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善于写实,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北宋黄庭坚诗承杜甫,与陈师道、陈与义形成“一祖三宗”,开创了著名的“江西诗派”。

58、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59、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柏拉图

60、“我最喜欢苏东坡,其次之是李白,再次之是杜甫、李贺还有姜夔。苏东坡有种不快活怎么做神仙的纯真净达。如何做到不忧愁怨恨,不尖酸刻薄,不癫狂无羁真的是他为人的大智慧。吃喝玩乐样样不误却从未废止沉沦。这种人才称得上于烟火气里修炼出的大气大量。

爱中国的诗人和他的诗句

61、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杨靖宇

62、爱国的诗句古诗:

63、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64、最后来一首李荣浩写的《李白》: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65、儿子又问:“可是,她是女词人中的翘楚,巾帼不让须眉。很多女人都因为她在文学上的地位扬眉吐气呀?”

6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7、爱国不是口号,而是神圣天职。——何厚铧

68、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蒙泰格尼

69、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王安石

7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71、古代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

72、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73、最喜欢李白

74、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75、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76、白话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77、儿子问我:“妈,你喜欢李清照的诗吗?”

78、苏轼的诗里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游金山寺》,诗人从天寒的沙痕想起江潮的澎湃,从长江到海不回,暗衬自己的宦海沉浮,给读者一种深沉而豪迈的感觉。他崇尚李白诗气的清新飘逸,也表现出对王維诗境的神往“味王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7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80、《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81、“谈不上喜欢,觉得和大多数诗人无异。”

82、李白他是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位诗人的豪迈与胸襟。我认为他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对象,他代表了古代的浪漫主义代表者。

83、苏轼教授弟子,也都是诗气书生居多。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鼓励弟子和后学按照各自的文学风格自由发展。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8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85、爱祖国,首先要了解祖国;不了解,就说不上爱。——任继愈

86、我最喜欢唐代诗人李白,原因有三点:一是他写诗想象力丰富,不拘一格。如《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他与杜甫被后人称为“大李杜",在唐朝诗人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杜甫赞扬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名诗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二是他谦虚好学,并非目中无人。如他登上长江之畔的黄鹤楼,本想触景生情,作诗一首,但看到崔颢写的七律《黄鹤楼》自然宏丽,骨气洞达,便赞叹不已,自愧不如,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搁笔而去。三是我与他同姓李,我也热爱文学,人生的座右铭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我最喜欢的佳句就是李白的诗句,我甚至怀疑自己就是李白的后代,热爱文学的基因就是从他那里继承来的,我应该将它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87、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马卡连柯

88、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塞缪尔约翰逊

89、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90、苏轼的文学造诣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承传唐诗的清新秀美之风。他将宋代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融入对唐代山水清音的效法和学习之中,使宋诗呈现出渐入佳境的平淡美。虽然他在诗、词、散文、小品文单个领域的成就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像他如此全面地涉猎文学的诸多领域,同时达到各领域大师级水平的,真的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据后代文人巨匠评价,苏东坡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

爱中国的诗人和他的诗句

91、意思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相关文章:

运用典故的诗句有哪些小学四年级 拥抱大海的唯美诗句【精选97句】 形容家的温暖的诗句107句精选 与少年有关的诗句有哪些汇总55句 精选形容高考成功的诗句有哪些【113句】 精选含一字的诗句飞花令【228句】 描写苏州寒山寺的著名诗句74句 带瑶好听的名字诗句31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