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经典句子 > 56个民族有哪些节日传统的节日【164句精选】

56个民族有哪些节日传统的节日【164句精选】

56个民族有哪些节日传统的节日

1、送龙节公历一月西双版纳大勐龙送祭品给龙神

2、柯尔克孜族

3、骡马大会:三月七月,习俗:牲畜交易

4、跳神法会藏历除夕迪庆跳神节目

5、密枝节二月初八石林祭龙树、野餐

6、维吾尔族

7、扩拾节:正月初一,习俗: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8、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9、壮族“陇端节”三月富宁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10、塔塔尔族

11、新米节:八月第一二个龙日,习俗:尝新、祭天、祭亲奠

12、会街:九月十五日,习俗: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13、本主节日期不一大理供奉“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

14、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

15、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16、赛马会:五月初五,习俗: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17、罗平、富源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18、阿玛突:二月属龙日,习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19、基诺族祭大三月版纳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20、拉祜族葫芦节十月澜沧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21、中国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

22、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23、扩拾节正月初一澜沧、孟连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24、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25、七月会:七月中旬,习俗:大牲畜交易、对歌

26、苦扎扎:六月,习俗:对歌、跳舞、祭天神

27、爱伲族耶苦扎六月版纳打秋千、跳舞、聚餐

28、祭龙节二月初八景谷跳芦笙舞

29、扎哩作:一月一日,习俗: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30、景颇族目脑纵歌一月十五日潞西、陇川跳文崩舞

56个民族有哪些节日传统的节日

31、端阳节:五月初五,习俗: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32、卡雀哇:腊月,习俗:剽牛、祭天、跳锅庄、互邀作客

33、回族开斋节回历十月一昆明等地礼拜、赠“油香”等

34、姑娘节:二月二日,习俗:野餐、唱歌跳舞

35、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习俗:赛马、农具交易会

36、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37、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38、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39、苦扎扎六月红河对歌、跳舞、祭天神

40、头、歌舞、游乐、竞技等

41、采花节景谷采花献佛

42、祭大:三月,习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43、目脑纵歌:一月十五日,习俗:跳文崩舞

44、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45、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46、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47、独龙族卡雀哇腊月贡山剽牛、祭天、跳锅庄、互邀作客

48、澡堂会:节春,习俗:沐浴、交友

49、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大团结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共55个,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节日也很多,大大小小约有几百个,有的民族除了大的共同的节日外,不同的支系又有不同的节日。有的节日不仅一个民族过,其他民族也过,只是在时间、方式、传说等又有一些不同。如“火把节”,除了彝族外、白族、纳西、普米等民族也有;“泼水节”除了傣族外、布朗、阿昌等民族也有。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每逢节日,他们就会身着本民族的盛装,从四面领先方汇聚到一起,唱歌跳舞游戏。下面来看看各个少数民族,他们都有哪些节日活动:

50、七月会七月中旬丽江大牲畜交易、对歌

51、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52、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53、达斡尔族

54、,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55、花山节:一月三日,习俗: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56、塔吉克族

57、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58、虎节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双柏县小麦地冲跳舞

59、佤族拉木鼓节腊月西盟、沧源拉木鼓、剽牛、跳舞

60、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等。

56个民族有哪些节日传统的节日

61、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62、乌孜别克族

63、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64、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65、“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

66、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67、哈尼族扎哩作一月一日墨江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68、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丽江赛马、农具交易会

69、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德林昂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70、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71、僳僳族刀杆节二月八日怒江、保山上刀山、跳嘎

72、,五月端午,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73、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74、怒族鲜花节三月十五日怒江峡谷采集鲜花、祭祀仙女

75、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春节。

76、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大姚、双江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

77、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78、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79、,九月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80、布依族牛王节四月八日

81、水族端节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富源铜鼓舞、对歌寻偶

82、十月年十月思茅、红河祭祖、通街宴

83、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84、赛马会五月初五中甸草场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85、祭母节:三月第一个属牛日,习俗:祭母、唱思母歌

86、祭天:节期不定,习俗: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87、苗族“花山节”一月三日屏边、永善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88、新米节八月第一二个龙日红河尝新、祭天、祭亲奠

89、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90、傣族泼水节版纳、德宏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56个民族有哪些节日传统的节日

91、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色活动,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我也来说说瑶族每年最盛大的节日盘王节。

92、鲜花节:三月十五日,习俗:采集鲜花、祭祀仙女

93、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94、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95、耶苦扎:六月,习俗:打秋千、跳舞、聚餐

96、澡堂会春节迪庆沐浴、交友

97、鄂伦春族

98、僳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99、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热闹的民族节日,时间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一般持续15天。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装的藏族人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亲友家去做客。

100、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101、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102、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103、葫芦节:十月,习俗: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104、瑶族盘王节五月二十九日文山、红河祭祖、歌舞

105、石宝山歌会七月末八月初三天剑川弹唱白族情歌

106、普米族转山会五月五日宁蒗转山、歌舞、鸣枪

107、朝山节:七月二十五日,习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

108、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109、阿玛突二月属龙日金平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110、白族“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大理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111、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112、怒族年腊月二十九日怒江峡谷射箭、打石头靶、歌卜(猜唱)、荡秋千、舞蹈等。

113、怒族年:腊月二十九日,习俗:射箭、打石头靶、歌卜(猜唱)、荡秋千、舞蹈等。

114、祭太阳神:立夏日,习俗: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115、姑娘节二月二日红河野餐、唱歌跳舞

116、采花节,习俗:采花献佛

117、十月年:十月,习俗:祭祖、通街宴

118、少数民族热情好客,淳朴真诚,能歌善舞,文化多远,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19、祭母节三月第一个属牛日思茅祭母、唱思母歌

120、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56个民族有哪些节日传统的节日

121、石宝山歌会:七月末八月初三天,习俗:弹唱白族情歌

122、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蒙古族人的白节、傣族的泼水节、三月三祭龙节和厚南节等。

123、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124、骡马大会三月七月牲畜交易

125、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牛羊等

126、转山会:五月五日,习俗:转山、歌舞、鸣枪

127、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128、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129、端节: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习俗:铜鼓舞、对歌寻偶

130、,七月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并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131、盘王节:五月二十九日,习俗:祭祖、歌舞

132、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133、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134、端阳节五月初五迪庆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135、古尔邦节回十二月昆明等地团拜、宰牛羊等

136、拉木鼓节:腊月,习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137、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等。

138、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怒江赛歌、沐浴

139、本主节:日期不一,习俗:供奉“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头、歌舞、游乐、竞技等

140、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大理村寨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141、绕三灵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大理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142、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143、三朵节二月初八丽江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144、绕三灵: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习俗: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145、摩梭人朝山节七月二十五日泸沽湖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

146、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147、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习俗:晒大佛、跳藏戏、过林卡

148、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密枝节:二月初八,习俗:祭龙树、野餐、祭龙节:二月初八,习俗:跳芦笙舞、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三月会:三月二十八,习俗:赶集、跳舞、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刀杆节:二月八日,习俗:上刀山、跳嘎

149、藏族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150、跳神法会:藏历除夕,习俗:跳神节目

56个民族有哪些节日传统的节日

151、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152、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153、鄂温克族

154、彝族“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石林、楚雄、大理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155、三朵节:二月初八,习俗: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156、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157、祭太阳神立夏日澜沧县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158、祭天节期不定丽江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159、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160、三月会三月二十八牟定赶集、跳舞

161、蒙古族人的白节,是蒙古族的“春节”。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拜祭,敬奶茶,敬酒。

162、阿昌族会街九月十五日怒江、德宏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163、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大姚赛衣

164、傣族的泼水节,亦称“浴佛节”,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3、三月三祭龙节是水族的传统节日,节庆期间,喜跳铜鼓舞和芦笙舞,做五色饭宴客,男女喜饮白酒、甜酒。水族除与周围汉族同样欢度传统节日外,本民族主要节日有三月三祭龙节(又叫祭天节)、六月六和六月二十四日祭山林节等。

相关文章:

安安稳稳没有一点事情发生的成语-通用110句 描写“桃花景色”的句子有哪些-集锦62句 用伤心造句里面要有3个动词-推荐64句 董思语这个名字好吗有什么含义【精选25句】 海子最经典的十首短诗都是哪些【精选218句】 有情调的男人幽默句子-集合88句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请写两个故事 表示旧的事物有重新上演的成语【精选5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