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案大全 > 离骚最经典的一段简短优选30句

离骚最经典的一段简短优选30句

离骚最经典的一段简短

1、——《诗经·卫风·木瓜》

2、古今名家对《诗经》的评价:鲁迅对《离骚》“史家无绝唱,无韵之离骚”.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习,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柠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来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

3、悟:古人的感情,都有信物。一件信物,可以在身上放一生。不是信物好,只是情意重。

4、——《诗经·秦风·蒹葭》

5、译: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离骚》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叙述、幻想、虚构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创造了丰富的意象系统。《离骚》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创造性地将《诗经》的简单比兴发展为丰富的意象系统。《离骚》创造性地运用了三大意象群:

8、译: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

9、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1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1、二是花草禽鸟意象群。三是神话意象群。《离骚》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也有创新和开拓。它汲取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营养,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创造了一种基本整齐,而又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的语言形式。《离骚》的语言精炼华美,极富表现力,并多用方言、虚词、双声、叠韵等。

12、译: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13、悟:从前的思念,哪怕关山远。心中的人,也住在心尖上。想一想,便醉一旁。

14、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15、——《诗经·小雅·车辖》

16、在这里精选了其中的30句,其中有男女的情意绵绵,有内心的欲说还休,更有人生的千般滋味。

17、孔子评价诗经:“思无邪”

18、悟:情浓之时如火,情浓之人如蛾。身子哪怕扑火,心中也觉值得。

19、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0、悟:这样的话,人间已经久违。千年已经过去,读起依旧太美。

21、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何为思无邪?是心地纯粹,是坦荡磊落,是真诚正直,更是一种真挚自然、情深意切。

22、求论语中评论诗经的句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子曰: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23、译:荻花扬,苇叶长,莽莽又苍苍。露珠白,霜粒凉,白露结成霜。心中想把伊人访,伊人啊,身在秋水一曲水弯旁。

2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5、《诗经》之中有很多民歌,这些民歌无不流淌着活泼泼、火辣辣、浓烈烈的情感和情愫,终于流淌出那些优美动人的句子。

26、译: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美玉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27、一是人事意象群。

28、——《诗经·唐风·绸缪》

29、——《诗经·邶风·击鼓》

30、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仿佛”以下这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运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不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着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的文学家她肯定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因为词中的贯串动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连想到《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大鹏正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具大手笔也!“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会气度恢宏、格调雄奇。充分显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相关文章:

表白情话最暖心一段话接地气-通用25句 南丁格尔精神的最好诠释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文赋 吃苦耐劳的经典名言警句 搞笑语言经典名句194句精选 品味人生的经典感悟句子【81句文案】 觉醒年代经典句子摘抄171句 名家名句中的经典语段精选16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