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案大全 > 中秋节的来历20字简短简单介绍-138句优选

中秋节的来历20字简短简单介绍-138句优选

中秋节的来历20字简短简单介绍

1、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

2、中秋佳节,最主要的习俗是赏月和吃月饼。

3、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4、中秋源自《嫦娥奔月》这一传说,现在的月饼,也是嫦娥思凡,而做出的。

5、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们于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

6、说法一: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7、㈧关于中秋节的故事30字

8、中秋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反抗外敌的故事,我的老家有一个传说,据说可能是元朝末年(这是我的佔计)红巾军起义的时候,用馅饼传递信息,馅饼里面有个纸条,纸条上写:八月十五杀鞑子。八月十五那天,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起义的农民,我估计就是红巾军。从那以后,八月十五就是一个节日,吃月饼就是从当时传递的馅儿饼而来。

9、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10、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11、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20字第五篇

12、该节日源自中国古代的祭月仪式,后演变为感恩团圆之日,传说还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也与农业收成有关

13、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月亮祭祀、赏月、赏花灯等传统活动。

14、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

15、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16、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17、中秋节是为了祭拜月亮而设立的,已有2000多年历史。

18、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19、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20、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21、所以中秋节起源于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2、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23、人们对嫦娥寄以同情,说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所以在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日夜的赏月改称为祭月,期盼嫦娥回归人间。

24、②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25、解释原因:中秋节是因为我国古代的祭月习俗逐渐演化而来的

26、中秋节据说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祭月。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27、貂蝉拜月

28、中秋节的由来之二:“时令节气”说,近人考证,“中秋”一词,始见于春秋末年《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秋高气爽,历来都有吃月饼与赏月的习俗,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许多诗人也有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一至到宋朝,被正式定为中秋节。

29、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30、这个节日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在民间有着丰富的传统节庆活动。

中秋节的来历20字简短简单介绍

31、这里的“夕月”技术拜月的意思。

32、中秋节的来历有一个来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的丈夫后羿射日得长生不老丹,但嫦娥偷吃了后飞向天空的月亮。后羿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思念妻子,但夫妻无缘再见。后人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33、嫦娥奔月相传,在远古时代,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34、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35、还有象征丰收及团圆的独特美食,如月饼、柚子等。

36、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离骚》等伟大诗篇,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

37、版本二:后羿射日后,王母为感激后羿赐给他两颗药丸。徒弟蓬蒙知道后,乘后羿打猎时持剑闯入后羿家中,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誓死不给,危急之下拿出仙药吞了下去。吞下药后,嫦娥慢慢地飘向了天空。后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嫦娥飞向空中,飞离了他和故土,飞到了月亮之上。

38、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39、因此得到了一颗西王母的仙药,他舍不得妻子嫦娥,便将药交给其保管,谁知这件事被逢蒙知道了,趁后羿不在家,拿剑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40、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41、为了寻找妻子,后羿便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向月宫烧香拜月,感召嫦娥,而中秋节也由此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团圆节。

42、嫦娥奔月

43、另一种说法是在周朝时期,中秋节是月神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向月神祈求丰收和平安。无论是哪种说法,中秋节都是一个团圆、感恩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品茶、赏花等,表达对生命和美好的向往和祈愿。

44、【嫦娥奔月】后羿当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随意杀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长生不老,跑到昆仑山盗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药偷来吃了,于是她自己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

45、两汉时以具雏形,唐时,中秋节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约八百二十七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急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缠魂园,故曰中秋。”

46、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后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47、原因解释: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中国月神嫦娥与丈夫后羿的故事而设立的。

48、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了中秋节。

49、中秋节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50、这天晚上月亮的能量很强劲,有些人的情绪就可能出现波动会产生一些坏的想法。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天象并悟出一些道理,就很巧妙地告诉大家,八月十五的夜晚,趁着月圆之夜,做些圆圆的月饼,家人团圆共坐在一起分享,这样就没有时间去做坏事,但是,不能提醒大家月圆之夜不能做坏事,否则,反而相当是给了一些人暗示。

51、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52、据说中秋节是源自于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53、【玉兔入月宫】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为其下凡的捣灵药。

54、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古代中国的祭月习俗。

55、内容延伸:中秋节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大家也会在这个节日里团聚、互相祝福,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中秋节是一种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节日

56、后来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嫦娥……从此,这一中秋祭月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来。

57、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最初是弥勒佛临世的传说,但实际上它的起源更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

58、中秋节也是中国家庭及亲情团聚的重要节日,象征和平、团圆、祈福和感恩之情。

59、明确结论: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60、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节的来历20字简短简单介绍

61、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62、他是一个忠诚的官员,但最终被贪官污吏陷害并流放。

63、《周易》中,也有“八月建庚,秋分之夜”的记载。可以说,中秋节的起源究竟何时,以及形成什么样的习俗,可以说都起源于中国古代了。

64、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65、特别是我们每年的中秋节,是一年当中月亮最圆满的一天,《易经》中告诉我们月亮本是属阴,这时候却包含了阳的味道。

66、在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祭拜月亮,并吃月饼、赏月,这就演变成了中秋节的传统。

67、一说它起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场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68、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20字第六篇

69、据传说,汉朝时期贤能之士嫦娥偷吃了不该吃的灵药,飞到了月亮上,从此每年八月十五,人们便在此日向月亮祭拜,俗称“中秋节”。

70、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71、“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秋季八月中旬故称“中秋”.每季度分孟、仲、季三部分,故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72、、玉兔入月宫

73、中,甲骨文字形是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为中间、中央。

74、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75、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1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故名“中秋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的赏月活动所取代。

76、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

77、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78、吃月饼。过中秋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79、传说中,嫦娥嫁给了后羿并生活在月宫中,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喝下了仙药,飞到了月亮上。

80、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据传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秋节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81、秋,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是蟋蟀之状,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时间概念;下半部分是火的形状,意味着禾谷成熟。这一个字形包含的意思,就是秋季、谷物成熟。

82、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20字第三篇

83、中秋节来历有3种说法:

84、中秋节是从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型于唐朝普于汉代.

85、中秋节是让人们团圆共享美好月色的时刻,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86、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xxx、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87、一种说法是古代人们为了纪念夸父追日的故事,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以此祈求夸父保佑人们平安健康。

88、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在华人世界广泛流传。

89、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90、中秋节起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中秋节的来历20字简短简单介绍

91、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为了祭拜月亮和感恩丰收的节日。

92、三天后,后羿率领弟子们进山打猎,他有个叫逢蒙的弟子却装病留在家中。原来这个逢蒙是个小人,他偷窥到嫦娥保管的仙丹,想借此机会把仙丹抢走。嫦娥被逼无奈,就拿出两颗仙丹一口吞了进去,然后身子便轻飘飘地飞出窗口,一直飞到天上,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93、㈨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20字

94、人们经常在中秋时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95、中秋节的来历是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的,可能起源于古时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的

96、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97、另一种说法是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后来,由于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2”。无论哪种说法,中秋节都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有关。

98、羿射抄日有功,西王母奖励两颗袭长生不老仙丹,由羿的妻子嫦娥保管,羿的徒弟蒙在八月十五去抢仙丹,嫦娥为保仙丹,全部吞下,立刻就飞升到月宫之中却下不来了,羿因为思念嫦娥就照八月十五月亮的样子做成食物,等待嫦娥归来,这就是中秋节。

99、最早的记载是从《淮南子·原道下》中可以找到:“夏有(五月)五更夜,太史祝之。曰:祈政,奏牲,求祯祥,以致祈泰。”

100、说法三: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

101、二是中秋节的起和农业消费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贺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风俗。

102、说法二: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

103、据传说,中秋节是由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的。

104、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是为了纪念古时的月神嫦娥。传说她喝下仙药后飞到了月亮上,并成为月宫中善良美丽的仙女。每年八月十五,人们会团圆赏月,吃月饼,祭拜嫦娥及其它神明。

105、中秋节传说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106、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20字第四篇

107、中秋节还象征着家人团聚、祝福和美好愿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8、相传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嗮得庄稼枯死,大地冒烟,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挽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因而很受后人敬仰。

109、我们知道月亮对水是有影响的,月亮的圆与缺会引动潮汐的涨和落。我们人体中大部分是水,所以,月圆的时候会牵动人心,情绪不稳定。

110、、嫦娥奔月

111、一是古代对月亮的崇拜,二是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三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112、据传说,最早的中秋节是由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大仙女嫦娥在月球宫中举行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家庭团聚、赏月、吃月饼的重要传统节日。

113、中秋节是根据农历,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阳历9月中旬)举行。

114、①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115、中秋节习俗

116、相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

117、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118、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119、十五的月亮圆又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悬家人团员的节日,尤其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会在中秋节的明月下对酒当歌,来抒发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120、【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中秋节的来历20字简短简单介绍

121、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122、说法五:“月饼起义”

123、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四季,一季分孟仲季三个阶段。农历的八月,居于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居八月之中,故称八月十五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半。

124、中秋节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1。

125、传说后羿射下来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随后就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姑娘,夫妻非常恩爱。有一次后羿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了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回家后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126、中秋节的由来之一:“嫦娥奔月”说。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记载:“昔日嫦娥一西王母的不死药以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127、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128、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和“月娘”传说。

129、这些传统文化的活动及其背后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的情感与思维方式。

130、版本一: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成为英雄之后,依然过着平凡的日子,也不吃王母娘娘所赐的要成为长生不老仙人的仙药。嫦娥不甘于这样的生活,就趁后羿出门打猎的时候,偷偷吃了丈夫交由她保管的仙药,飞到了天上,变成一只癞蛤蟆,终日在月宫捣药。

131、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认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期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能够团圆。

132、说法四: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问题。

133、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茶楼酒肆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134、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135、羿射日有功,西王母奖励两颗长生不老仙丹,由羿的妻子嫦娥保管,羿的徒专弟蒙在八月十属五去抢仙丹,嫦娥为保仙丹,全部吞下,立刻就飞升到月宫之中却下不来了,羿因为思念嫦娥就照八月十五月亮的样子做成食物,等待嫦娥归来,这就是中秋节。

136、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137、中秋节的传说—秋暮夕月

138、夕月,就是祭拜月神。传说在战国时代,齐国有个丑女,名叫无盐,年幼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在宫中赏月,正巧齐宣王也在宫中游逛,看到月光下的无盐,觉得她美丽动人,于是就册封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的习俗,从此就流传下来。

相关文章:

精选赞扬老师的朗诵稿精选【29句】 最伤情的句子精选81句 耐心的古人名言29句精选 关于描写大自然的古诗有哪些汇总166句 赞美老师的语言有哪些七个字优选汇总122句 表现志向远大的名言警句-74句优选 关于母爱的诗句有【115句文案】 车水马龙的出处-通用7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