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心情说说 >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汇总229句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汇总229句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

1、善人者,人恒而善之;仁人者,世恒而仁之。物有根,事出有因;水有源,因果有应。世事洞明皆学问,明了世事源仁义,危智无以仁则害,至慧无以义则乱。见利忘义,丧智失慧;当仁不让,守智操慧。

2、诸葛亮《诫子书》

3、一人苦之,万众欢乐。用一人之苦而换取天下之大幸,何乐而不为?只为身己,无贡献之德,成不了气候。

4、重视科学,培育后人。敬业爱业,奋发精。

5、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内容,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6、弟子规,圣人训。

7、家训书的种类众多,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书籍之外,还有《百孝经》、《四书五经》中的部分内容都可以被视为家训。

8、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9、四、《颜氏家训》

10、《诫子书》

11、竭诚尽敬,因果有报

12、家庭教育必背十大家训古人有

13、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孟子》、《大学》、《中庸》、《弟子规》、《千字文》等。

14、史智当家,求知经典

15、梁启超写给自己子女的书信的一部合集,体现了梁启超独特的教子良方。梁启超的子女个个成才,这和他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家庭中出了三个院士这也是极少见的。在20世纪的20年代一30年代,梁启超把思成、思永、思忠、思庄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任公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当时思顺与丈夫周希哲住在加拿大,思庄随姐在加,因此任公的信多先寄到思顺处再由子女传阅。信中表达了任公对子女们深切的关爱,及兄弟姐妹间的亲情。该书选取部分有关个人修养及学业方面的内容,供青年朋友们自勉。

16、梁氏要知,始祖康公。

17、《诫黄属》

18、安贫享富,其乐逍遥

19、《傅雷家书》

20、曾国藩自清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30年的翰林院和从军打仗生涯有1500封信留世,这本《曾国藩家书》选取其中部分信件。内容上至曾国藩写给祖父母、父母,中对兄弟,下及写给子侄,多为家务、劝诫,有国事,有政务,有军事指示,有人物评论,还有读书、写字、作文的理念。全面细致显示了在风云变化的晚清背景下,这位力挽狂澜的历史重臣的心路历程,从侧面讲述他是如何成功的以及被人称道的家风何如形成,让每个读者从中见微知著,有所悟有所得。这一部家书足以体现出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偶像。

21、圣人云:学而时习之。考之于历史,鉴之于经典,思想开明,眼光独到,家风兴起,人才辈出。是故时习而成家是也。

22、《诫伯禽书》

23、善友之交,则见贤思齐;善读之书,则悟圣之道;善言之语,则瞭明之心;善行之举,则归一之德。善之善者,人心齐;恶之恶者,人缘散。人书言行,皆以善,可精诚所至也。

24、作者: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25、作者:诸葛亮(181-23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传说中著名的智慧人物。

26、孝悌为首,然后发家;理学辅之,然后传家。天行之道,而君子莫能违也。世道何以,而人伦不可灭;人言可畏,而真理不可背。居家无孝悌,兄弟长辈无伦次;传家无理学,祖德家业皆败荒。

27、嬴姓梁祖,根源莫忘。

28、《曾国藩家书》

29、总之,家训是一种渊源流长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家庭成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0、安于贫,享其乐。贫者自行惭愧,富者高功自诩;贫者自以普天贱之,富者自许苍生贵之。非能安于贫,享其乐,纵拥万贯之财精神泯灭,然使千乘之车实为不幸。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

31、伦常之道,婚配之根。违背伦常之道,无异于违背天之道。何谓伦常,一言以蔽之:人之关系。

32、《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33、以下是几本关于家训的书:

34、作者: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

35、一、《诫伯禽书》

36、《袁氏世范》

37、擅属文,以行善。施惠之恩,莫过属文,文之以清醒脑袋,改革头颅,是为物质所不能通。

38、这些书籍不仅对于古代的人们有启迪,今天的社会也能从中受益。

39、属文行善,道行德先

40、粥饭丝缕,思之不易

41、不以仁义成家者,敬而远之;悉心道德持业者,见贤思齐。富之忘形,则为富不仁;仕之得意,则仕途不义。不仁不义,辈辈家业不兴,家风弥乱;薄道薄德,代代家门不幸,家训不行。遵义而守仁,操仁而部义,何恐家风不起。

42、气概纯而正,仁让且成风。家族之气,纯者可以铸造天下之贤才,正者可以树立英雄之标榜,一可成家,再可报国。

43、梁氏家训·教子篇

44、《巴菲特给儿子的信》

45、义朋情,仁守道

46、作者: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1163年进士,后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信访接待,为官刚正。

47、《朱子家训》

48、何以遵行规矩?安辞色定。言辞正当而和气,面容庄严而和谐。和谐之家,家风兴。

49、七卷,共二十篇。

50、七、《诲学说》

51、成事非一己之功,败事非一人之过。兄弟手足尚且不可和睦相处,同舟共济,何以结交天下贤才?天下贤才又何足倾城以待?

52、《家训精选》:该书收录了明清时期一些知名家族的家训,如郑成功家训、曾国藩家训、李鸿章家训等。这些家训内容丰富,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行为准则和人生智慧。

53、另外,也有一些著名的家训书籍,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等。

54、一宜勤读;礼仪勿疏狂,逊让敦慕邻,又须规以四宜,绝戒骄傲情,妄救无益,行路当随后行,游则共方;兄弟不和,衣则传服朱子家训弟子规曾国藩家训颜氏家训孟子,留钱做什么,开口就要尊称;不惜元气。饮食先让长者;兄弟互相助,留钱做什么:一戒是(晚)起?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慈悲无边境,前襟后裾,处下思恭:孝道当竭力;三宜爱众:入则孝顺父母:不孝父母:兄弟者。

55、好饭先尽父母用,好衣先尽父母穿。

56、读史以明志,诵道以慧智。等闲之徒,终日浑浑噩噩,杞人忧天,凡事以己身之过度他人之功,此为自暴自弃,不上进,没落之极矣。中国之社会,历经思想解放,过渡思想建设时期,何以建设思想?乃求之于古哲贤人。

57、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的人,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本书中很多内容非常值得借鉴,比如说重视家庭教育、兄弟友爱、勤俭节约、重视学习等等,都是其思想的精华所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对其合理的部分就应该加以学习吸收,对其不合理或者是不合时宜的部分加以摒弃。从这方面来讲,《颜氏家训》中讲得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坚持恪守。

58、相信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并实践这些家训,一定能够成为更好的人,并建立和谐、美好的家庭。

59、梁氏家训·家风篇

60、古人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被后世广为征引,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可见《颜氏家训》影响之大。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

61、六、《包拯家训》

62、让家里的后代引以为戒的家训。

63、家训的书有很多。

64、水有本源,树木有其根,河水滋润而树木成长,树木成长而巩固水源,相依存,共靠长。应由如何茂子孙,荣祖宗,非有族谱而恐怖可得是也。我族子孙辈分,当思世界之巅,置家族于顶梁支柱,扬家风于社会之潮。后将如何行走,族谱不行,人事难通矣。何以言之,于国事则非讲究之意,于家室则非常细致,如何行动,步履维艰之行。

65、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66、《弟子规》中关于”家风家训“的句子:

67、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68、治家之本节俭二字为首,成家之法节俭二字为诀。古今成大业者,非以宏伟业为要,而以勤俭节约为本。一瓦一砾,思之不易;一饮一食,操之经营。

69、家族之发展,非一时一功。正所谓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风严,以家治;人论辈,以求井然。

70、周公《誡伯禽书》

71、欲家望,则必先人杰,杰人在于教育。学圣人之道,守圣人之德,操圣人之行,方可光复祖德,再造家业。

72、一、关于诚实可信的家训

73、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74、知错人论,善行莫扬

75、《卡内基家书》

76、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77、五、《诫皇属》

78、立之家训,非言困人思想,束人手脚,旨在告谢子孙为人处世之先祖经验,亦以圣贤之大道感召人心,合天地之法,顺自然之则;遵国家之律法,守人伦之哲理。

79、木根源,人谱正

80、手足情,亲之恩

81、遵行规矩,安辞色定

82、道居心,以德布。道行人间,德守一方。道者,以天下为己任;德者,以己身为向导。道居心而使德布之,则家风自起;道居心而非德布之,则家道毁落。

83、诚实守信、宁静致远、上善若水。

84、家训是教导家庭成员道德操守的一种文化传统,所以很多家族、望族都有自己的家训。

85、中国古代经典的家规家训很多,经典的也非常多,如果界定十大经典家规,可能每个人的观点也不一样,我现在把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推荐给大家!

86、和睦居家,争讼和谐

87、学以经典,肃正家风

88、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塞屋。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遴选出十份家训,既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又是经典中的经典,现与大家一起来鉴赏。

89、《颜氏家训》

90、父母兄弟,亲同手足;无父母而无己身,诞生于世发肤受之父母,牙牙学语源自父母,衣食住行,无一非父母所缔造。非亲而色言相对,大不孝也。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

91、人生之计在于青春,时光之计在于清晨。昼寝而在无所事事者,蹉跎岁月,终究虚度年华莫能惊艳时光。

92、学经典,正家风。经典之学,思想之荟萃,深造以学而运用于治家,家风何愁不兴。

93、作者:朱柏庐(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94、茂子孙,荣祖宗

95、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

96、圣人有云:一家仁,一国兴人;一家让,一家兴让。一家之功,天下之德,一家树以标杆,万家齐贤,为天下之大幸。

97、梁氏家训·族谱篇

98、心口如一童叟无欺俭以养廉不足为训生聚教训讲究道德,诚实守信重视学习、崇尚知识勤俭持家、尊重劳动家庭和睦、合理教子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琴瑟之好举案齐眉鸾凤和鸣勤俭持家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99、文行忠信,即为文采、言语、德行、政事,意为文采德行超众,言语政事得道。古人云: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唯独文质彬彬,方可立世而游刃有余。

100、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01、八、《袁氏世范》

102、天之大,为伦常之事;人之大,尊伦常之行。人无伦常则絮乱辈分,辈分絮乱则家族落寞。兄弟叔侄,年长龄幼,务必尊尚伦常。

103、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104、勉行教诲,躬身视听。莫听前人语,贪眼前福,吃亏在后头。长公差遣,当亲力亲为,力所能及,势必为好,力所不及,躬身一试。族人互敬,家宁族安。

105、此梁氏家训十篇章,非以教条施加,乃是经验之谈,总结而已。有用之,则勉励之;无用之,则戏听之。

106、治家篇风操篇慕贤篇勉学篇

107、凡是欲立大,则必先从点滴之事而为之,空报鸿鹄之志,终究一事无成。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整洁门庭,方可整洁天下,己身之事尚且糊涂了之,何以担当重任?

108、现代也有一些家庭自创的家训,以指导下一代的行为为目的。

109、《弟子规》

110、《包拯家训》

111、诫字家训是告诫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112、祖脉相传,而人正事师;宗恩普泽,当世通态明。故而人心齐,所以泰山移,应则族风旺盛,否则家道衰落。人之于世,非独行侠客,必以社会人之身份而存在于世间。行事而身不正,居家而身莫明,服人尚且不可得,恐治理于家道?

113、文行忠信,文质彬彬

114、十、《弟子规》

11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16、孝敬父母家训家规

117、和睦处,莫暗争

11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119、孝悌居陋,理学传家

120、人恒过,事无常。莫恐人论是非,休管是因错对,坐得正,行而端,言而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得一善举而自扬其德,为不知恩情;造一恶果而自隐其邪,为不知廉耻。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

121、精而诚,立且成

122、《百家姓家训》:该书将中国常见的几百个姓氏的家训进行了整理和分类,便于读者查阅。家训内容涵盖了婚姻、家庭、事业等方面,是一本富有参考价值的读物。

123、心口如一,童臾无欺。(《增广贤文》)

124、凡此种种,如此云云,撰《梁氏家训十篇》,俱族谱篇、家风篇、族公篇、治家篇、处事篇、仁义篇、兄弟篇、为学篇、教子篇、修身篇十篇章之。

125、梁氏家训·治家篇

126、梁国夏阳,今在陕西。

127、骄躁使人落后,赌淫使人颓废。天下之事,最忌骄躁;修身之行,讳莫赌淫。诫子训其骄躁之气,育儿去其赌淫之风。可谓功德无量。

128、皇子神孙,食书沿袭

12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实而竭尽全力,孝敬而尽诚尽力,事父母而诚心诚意,事国而尽忠职守,当为族人之楷模。

130、梁氏家训(全文)

131、《诲学说》

132、心怀道,持仁义

133、践行实干,恶丑扬美

134、国无律法则国乱,家无规矩则家败。规矩之行,非同小可,所谓独立性格、自由平等学说,均以定规矩、守律法成效。家教之所为风气,乃营造遵行规矩、律令之家风。

135、慎亲荐引,情生智隔

136、《洛克菲勒家书》

137、《四书五经家训选读》:该书选取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礼记》中的家训,以及陈寿的《三国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著作中的家训,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有关家教、人生道理和处世方法的思考。

138、万念可以成金,亦可以成灰,皆在于治家之要,以和睦为本,而争讼之事,当心平气和,处事公正。

139、梁氏家训·族公篇

140、《家训》(中国古代明清两代皇帝家训):该书主要收录了明朝和清朝两代皇帝及其家族的家训,内容有关道德、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于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有重要意义。

141、这些书籍都是古代经典著作,内容典雅深刻,对于家庭教育和人生修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142、厌恶丑行,赞扬美德。包庇丑行形如狼狈为奸,罪孽深重,发扬美德好似与君子同行,功德千秋。

143、父兄脉,母姊爱

144、康公姓嬴,其父秦仲。

145、智源仁,慧始义

146、事有缓急,身无差别

147、敬于族,安而宁

148、三、《诫子书》《诫外甥书》

149、明德之王,圣贤之帝,皆因学道明德成就功名。非学无以成家,非学无以立人,非学无以治国。功德之碑,成之于学;千秋之坊,拜之于学。是故圣贤之道,帝王之霸,非于学者而莫能成也。

150、轻重缓急,因事而定。事物轻重缓急,有所分别,因事而定之,否则手忙脚乱,处事而慌张失措。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

151、心怀天下,感念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人所未有,乐人所先乐,感恩苍生,此为大道。

152、一苦众乐,心怀天下

153、家贫识孝子,国乱识忠臣。

154、李世民《诫皇属》

155、弟子欲发家,必以食书为己任。书籍乃精神之食粮,圣贤之言,可丰富精神;美德之行,亦修身养性。千古以来,书香门第必立于世界之巅,游手好闲之子弟必埋没于社会之尘。

156、行辈礼,老少节

157、人书言行,择善而求

158、首孝悌,次谨信。

159、梁氏家训·处事篇

16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61、梁氏家训·修身篇

162、《钱氏家训》

163、人生平等,物有所用。人生而平等,物必有所用,身本无差别,岂因钱财分界?

164、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165、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66、和睦之家则达,争讼之庭则没。千万辛苦而堆积之财物,争讼之间可化为乌有;祖辈精心而营造之家庭,不和睦而倾家荡产。

167、祖脉承,宗恩泽

168、偶当知己,自肝胆相照;萍水相逢,且两肋插刀。道当义,师出有名而事半功倍;人且仁,诚以待人而皆大欢喜。非仁德,不可成事;轻道义,众叛亲离。心怀仁义,万世扬名,家声远播;胸穿道德,贤达择枝,陋室卧龙。

169、《梁启超家书》

170、戒骄去躁,禁赌莫淫

171、《命子迁》

172、梁氏家训·仁义篇

17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17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思先辈之辛,感祖宗之德,挥霍则以为耻,珍惜则以为荣。

175、践行己身,实干勤劳。实干而扬名之美,忽悠而丑人之形,务实则事有成功之眉目,虚假则徒劳一场,一事无成。

176、梁氏家训·为学篇

177、三戒奢华,方其幼也,阴陟无益;淫恶肆意,虽有笃厚之人,食则同案;妄取人财。不可虚言戏谑。莫呼长上表号。范仲淹,分形连气之人也。林则徐,修身奉主神:奉先思孝。敬长舆怀幼、恒:勤,不能不相爱也,布施无益。刘备。颜之推。苏洵:

178、亲者,荐引而慎;疏者,任贤而举。情生则智隔,爱怜则眼障。心如平波,凭爱易毁;事观大局,因情多败。

179、关于家训的书籍有很多。

180、二、《命子迁》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

181、言行举止,皆与贤达等齐;为人处世,勿忘贤达之道。见贤思齐焉,而内自省也,于人则成家立业,于家则繁荣昌盛。用典之言,皆出自古书典籍,欲以圣贤之处求得发展之道。

182、九、《朱子家训》

183、夫妻平等,相敬如宾。抚育子女,一视同仁。

184、这些书籍都是关于家训的经典之作,为人们探索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85、言行举止,齐之贤达

186、《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的开山之作,是颜之推一生的经验总结。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

187、黎明即起,门庭整洁

188、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189、司马谈《命子迁》

190、家族之居,长尊为上;家族之事,族公为重。行辈有礼节,老少讲互爱。尊长敬公绝非一言堂主义,爱老护幼岂是溺爱宠理论;居家尚礼节,方成名门望族;为事禀长公,力求万事通达。重长公之良言,可除方始之差;聚家族之智慧,可为天下之事。事欲成者,必仰宗长之高瞻远瞩;人欲立者,须凭族公之指点迷津。

191、勤俭节约,治家方针。和宗睦族,百事易成。

192、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193、文武双全,即为德智体。德智即文,体劳即武。身体乃革命之根本,若非强身健体,鸿鹄之志无以成就;若非德美智明,空盒之躯无以存世。

194、诸葛亮的《诫子书》

195、因果有报,善恶终明。心存善念,报以仁德之心,人皆报之仁德之情;播种恶果,收割邪妄之果,人皆还以邪妄之行。

196、叔侄长幼,辈分明晓

197、长为尊,公居上

198、叔侄长幼论辈分,家无大小以为乱。社会秩序井然,故而社会平稳发展;家族辈分明晓,因则家族繁荣昌盛。

199、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200、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事乖张,尊师如尊亲,出则和睦乡邻,以行德义。惟德惟贤,各妻其妻;

201、纯正气概,仁让成风

202、比较经典和著名的有周公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颜之推《颜氏家训》、李世民《诫皇属》、包拯《包拯家训》、欧阳修《诲学说》、袁采《袁氏世范》、朱柏庐《朱子家训》、李毓秀《弟子规》等。

203、康公有功,赐封梁国。

204、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饮钦。

205、中国传统四大家训是《孔子家语》、《司马光家训》、《颜氏家训》及《曾氏家训》。这些世家名门的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文献经过漫长历史演化,早已从一家一族的训示,繁衍成为全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而其中渗透着的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06、孔子家训司马光家训颜氏家训曾氏家训

207、家训之修,敬祖爱宗,训子达孙。是故天之大,地之广,人之行,自然之法则,邦国之律法,人伦之哲理,纳天地之法则,集先祖之思想,成家训矣。

208、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增广贤文》)

209、兄弟手足,一家之亲。古今情义莫过父母之恩,兄弟之情。幼者而逆来顺受,长者而识文断字,同龄伙伴莫若兄弟,朋比进步,才可超人之处,德可胜人之处,受之于父母,得教于兄弟。最亲莫若近邻人,邻家兄弟教育成长之经验,自家兄弟教育为人处世之法宝,亲至此。

210、难能可贵,梁氏家族尚且存留残片,然整理之际,尚待开发,如何挖掘梁氏家族完美族谱?砥砺前行。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

211、立家为言,成家靠行。凭言而立家,家风盎然;依行而成家,家道风光。天下之德,莫如成家立业。欲立国者,必先成其家。成家凭何事?于外同舟共济,于内和睦相处。终日贪便宜,则事不成且家不立;岁月浑浑噩噩,则人颓废而家不望。

212、明王圣帝,因学以功

213、梁氏家训·兄弟篇

214、勉训诫,行唯命

215、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为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216、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现遴选出十份家训,又是经典中的经典。

217、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218、尊尚伦常,家道自恭

219、序致篇教子篇兄弟篇后娶篇

220、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试试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21、恭善念,人世明

222、兄弟不睦,则家道中落;兄弟不团结,则万事不起。欲交结天下之贤才而不睦兄弟,天下之贤才何以为信?欲成天下之事而不睦兄弟,天下之事何以功成?凡精诚团结,和睦居家,预事而事半功倍;旦勾心斗角,兄弟相残,起事而中道半阻。

223、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简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24、人云团,族风盛

225、颜之推《颜氏家训》

226、以文立道,凭武安世

227、长者立于晚辈,威武风范,非威武而不能立言,言无以立则事无以成,事不成则家败,家败而杰人隳。长者不可游戏于晚辈,虚言于族人,游戏之言,威信扫地。严肃正直,公正廉洁,自律自勉,当可为一族之长。

228、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敬老爱幼,地义天经。

229、我祖一国,籍自莆田。

相关文章: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64句优选 关于家训清廉的名言警句汇总114句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朱子家训【436句精选】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简短优选汇总132句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有什么-集合193句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弟子规优选159句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有哪些-摘抄292句 关于家训的名言警句和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