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心情说说 > 《论语》的警句摘抄卡78句精选

《论语》的警句摘抄卡78句精选

《论语》的警句摘抄卡

1、一个人有仁、有知、有信、有直、有勇、能刚当然非常好,但如果不好学,都是有致命的短处。这里强调了知识修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倡导积极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2、(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道听途说、了如指掌、一以贯之

4、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5、爱礼存羊、食无求饱、循循善诱

6、——《论语·泰伯》

7、孔子对仲弓说:“耕牛生的小牛犊长着红色的毛皮,两角整齐,虽然不想用来当祭品,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8、随心所欲、言而有信、有教无类

9、——《论语·为政》

10、子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11、孔子进八太庙,每遇到一件事情都细细地询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到太庙里,每件事都要向人询问。孔子听到这话后,说:这正是礼麻。

12、(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3、(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4、(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6、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17、——《论语·述而》

18、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19、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xīng赤色)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0、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21、孔子说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么彻悟或顿悟,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孔子得出结论:与其空想,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学习。

22、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23、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24、安老怀少、斐然成章、饱食终日

25、诗句的意思是说天下之人生而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努力,谁都可以成为英雄。英雄不一定出身显贵,就算低贱如刘邦和朱元璋,最后也成就了帝业,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的壮举。

26、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27、(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29、(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0、——《论语·公冶长》

《论语》的警句摘抄卡

31、——《论语·宪问》

32、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33、(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4、(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35、(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36、古时候的人大多为了完善自己而学,今天的人求学大多是为了沽名钓誉。所以学习者要努力加强修省躬行的自觉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学问。

37、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教师魅力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欲罢不能”,何患不“自主”?

38、《论语》一书中关于问的经文很多。今举一例。

39、【原文】

40、(1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1、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42、文质彬彬、逝者如斯、贫而乐道

43、恶衣恶食、和而不同、肥马轻裘

44、(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5、——《论语·阳货》

46、——《论语·雍也》

47、论语关于英雄的句子在第六篇第四章:

48、孔子以牛为例鼓励仲弓:虽然你出身微贱,但你有如此之德,必然会见用于世,强调的是“英雄不问出处”。

49、【译文】

50、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51、江湖不问由头,英雄不问出处。

52、《论语八佾扁》中

53、【悟读】

54、译文:孔子说: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55、译文:孔子说: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56、——《论语·子张》

57、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58、这章经文中有二个问字。

5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0、“犁牛”,即有杂毛的只能犁地的牛。古代祭祀牺牲用的牛,必须是纯色的。颜色不纯的牛,只能用于犁地,不能用于祭祀。周朝尚红,用红色的牛。

《论语》的警句摘抄卡

61、(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62、一日三省、犯上作乱、不亦说乎

6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64、如履薄冰、三省吾身、功亏一篑

65、无所不至、从心所欲、举一反三

6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7、——《论语·卫灵公》

68、——《论语·子罕》

69、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70、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7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72、——《论语·学而》

73、(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74、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75、(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77、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78、译文: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

相关文章:

关于论语的警句有哪些 孔子的论语警句有哪些-78句优选 论语十二章名言警句和解释-摘抄131句 论语为政篇名言警句-集锦183句 论语十二章名言警句以及代表哪些方面-集合48句 论语十二章名言警句摘抄大全-集锦40句 论语最短的警句40句 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论语-摘抄59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