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心情说说 > 优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名言警句出自【52句】

优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名言警句出自【52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名言警句出自

1、读音:jiāngqínbǔzhuō。

2、勤能补拙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3、俭以养廉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4、近义词:功在不舍、勤学苦练

5、例句:任何事情开头难,但时间长了就会熟能生巧,由难变易,由拙变巧。

6、一、释义:

7、例句:唯有将勤补拙,比别人更加努力才能追上去。

8、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诸葛亮因为蜀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写下《诫子书》给八岁的儿子,教育他要正直做人,今后要为国效力。

10、出处:最早出自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11、《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并入选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12、熟能生巧

1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扩展资料

15、读音:shúnéngshēngqiǎo。

16、“勤能补拙,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人可以通过勤劳来弥补笨拙的缺陷,也可以用节俭培养廉洁的作风。“

17、翻译:想要不烦恼,最好的办法是静下心来,以勤奋弥补笨拙。

18、读音:jiǎnyǐyǎnglián。

19、诸葛亮。

20、例句:他的手脚虽然慢些,但勤能补拙,因为不停手地干,一天出的活也不少。

21、勤能补拙,指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22、俭以养廉

23、将勤补拙

24、引证: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三十一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

25、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26、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27、解释:以勤奋弥补笨拙。

28、勤能补拙

29、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30、出自于诸葛亮《诫子书》。《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也可以算作古代的家训。《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在《诫子书》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名言警句出自

31、引证:宋代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3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家训《诫子书》,这篇《诫子书》作于蜀汉建兴12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33、解释: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34、读音:qínnéngbǔzhuō。

35、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36、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37、这句话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都可以,比如说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我记得有一个戏曲故事,说的是乞丐与状元。这个好像还是豫剧,说是有一个地主生了两个儿子。然后他跟两个人。就跟他说,小儿子是状元,大儿子是乞丐。然后地主把大儿子送了农夫。结果就是大儿子勤勉,刻苦学习,考上了状元。小儿子不学无术,败光家财。沦为乞丐。

38、勤能补拙”出自宋代词人邵雍的《弄笔吟》一词当中,而“俭以养德”则是出自三国的诗人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诗当中,这两句话主要是告诉后人要养成勤劳、节俭的良好习惯,养成了类似勤劳、节俭这样的好的习惯将终身有益。

39、引证:唐代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40、出自于诸葛亮《诫子书》。

4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2、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3、俭以养廉,指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44、引证: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5、解释: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46、。成语“勤能补拙”

47、后来宋。黄庭坚《跛奚移文》:“持勤补拙,与巧者俦。”也提到,但黄庭坚不是首次。

48、例句:俭以养廉是古代的一句格言,看来,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49、小时候看这部戏的时候,长辈就说不能向小儿子学,又像大儿子学。那时候懵懵懂懂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50、出自于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1、翻译:假的即使再像真的,终究也是假的;通过自身的不断勤奋努力学习,再笨的人也会变得聪明。

52、君子的品行,在于从宁静中提高身心修养,用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心神集中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相关文章:

用好词造句子【优选86句】 英语单词造句器在线生成器优选52句 名言警句推荐理由50字优选212句 得造句子大全100个优选汇总87句 关于爱国情怀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189句优选 优选监督的古文名言警句【101句】 优选关爱他人的名言警句二年级【72句】 优选用专心造句一年级简单的【5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