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优美文案 > 稻盛哲学利他感悟172句

稻盛哲学利他感悟172句

1、读完这本书一个多月,我便已经因为其中的道理而在许多事情上得益。感谢这位智慧,善良,秉持大义的成功人士,用谦虚的话语,关照每一颗有幸读这本书的心。

2、这句话是“自利则生,利他则久”。出自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而稻盛和夫也以身作则的让人们看到了“自利则生,利他则久”的智慧。

3、以好心发起的行动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抱着这样的好心做事情,就是在各自人生的田园里播撒着幸福的种子。

4、一个人,不管才华多么出众,只要表现出“只为自己”的、野心家式的人物,他认为都应敬而远之。甚至,他会推举即使有些愚钝,但却谦虚又勤奋的好人。

5、常怀谦卑之心,才能萌生感谢之心。

6、如果缺乏对他人的谦卑之意,感谢之心是无法萌生的。

7、叫化子觉得自己的问题太不重要了,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了很不容易,它的问题应该问问。老和尚修行了500多年了也很辛苦,他的问题也应该问问。员外的女儿很可怜啊,不能说话怎么嫁的出去?他的问题也应该问问。

8、当愿望产生,就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如果变成这样就好了”的含混状态,而要有“无论如何非这样不可”的信念。

9、活着,就要感谢

10、不管有着怎样的过去,只要心变了,任何人都能开拓幸福美好的人生。

11、商业模式最开始的架构,我们就必须去思考客户价值,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有了这个基础点,就会像磁铁一样,将客户源源不断地吸引进来,得到了客源自然就得到了收益。

12、组织的好坏,取决于领导者的“心”。

13、这句话出自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而稻盛和夫也以身作则的让人们看到了“自利则生,利他则久”的智慧。

14、叫化子来到员外家门口,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大姑娘大声喊道:那个问佛祖话的人回来了。员外也跑了出来,他很吃惊他的女儿怎么突然会说话了。叫化子说了佛祖的话,员外非常高兴就把女儿嫁给叫化了。

15、稻盛先生认为: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

16、本质利他才能真正利己;

17、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人生秘诀,但能在生活工作和自己的人生中,一以贯之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18、面对两难选择,我们如何去做出正确的判断?

19、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灵,以及“洞穿岩石般的坚强意志”。这种坚强意志,并不是那种类似暴风雨般的剧烈粗野之心,而是从内心涌现的安静平和又强烈无比的愿望。

20、“心不唤物,物不至”。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会好转,这是宇宙俨然存在的因果法则。

21、埋头工作,就能触及“宇宙真理”。

22、在“利他”的地基上,才能建立成功的大厦。

23、我们不应将其只用于自身,而要将其用于他人和社会。

24、在利益冲突面前,情商高的人,会收起锋芒,以他为先,舍得为上。他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自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5、稻盛和夫,1932年1月21日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县鹿儿岛市,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

26、换句话说,如果希望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思维就需要从利他开始!

27、培育感谢之心的源泉,度过美好人生的根本,就是谦虚之心。

28、利他之心,可以为之,

29、稻盛和夫认为:选择领导者,判断他是否合适的基准,就是看他拥有怎样的心根。

30、员外说明缘由,他说他家女儿都16岁了还不会说话。拜托他去西天帮忙问问佛祖,是什么原因?

31、不管现在多么一帆风顺,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我们不能沉溺于顺境而自傲,必须用谦逊的态度,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严格约束,不可忘记感谢之心。

32、员外曾经发过誓说谁能让他的女儿说话,她就把他的女儿嫁给谁。叫化听了觉得反正都是去西天,我就顺便帮帮他去问一下佛祖也好,于是叫化答应了。

33、稻盛和夫还倡导这样一个理念:“为对方着想似乎伤害了自己利益,但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这是利他之心的回报。”

34、大自然教给我们“知足”的生存方式。

35、意思是自利驱动着我们生存下去,但也不能自私自利没有利他,要学会去分享,这样才能长久。

36、为了推动事物顺利发展,必须具备从内心涌现的安静平和又强烈无比的愿望。

37、心灵塑造现实,心灵驱动现实。

38、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身居领导岗位的人,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组织,都必须持续努力,不懈地磨炼心性,提高人格。

39、组织的成长,无法超越其领导者的器量。

40、生活中,我们不能明心见性,因为我们放不下,因为我们执着,比如我们的欲望,我们的观念,我们的习惯…

41、所以,不能把最初冒出来的念头直接作为结论,而是要等一等,用“善恶的标尺”好好对照和衡量一下,然后重新对问题进行思考。为了防止错误的决定,这种缓冲是十分必要的。

42、人们认为这些道理非常幼稚,理所当然,十分简单,但是,这些道理或者说思维方式,作为知识,大家或许具备,但根本没有掌握,更没能实践。

43、再往前走,又过了许多沟沟坎坎。叫化子来到一条大江边上,江里没有一条船。叫化子着急了,这可怎么办?怎么过去?叫化子哭了起来说,难道我的命就该这么苦吗?突然,江里一个大老龟浮出水面。老龟说人话了,问叫化子在这里哭什么?叫化子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老龟对他说,我都修行了1000多年了,按说早该成龙飞走了,为什么还是一个老龟?如果你去了西天能够帮我问问佛祖,我就把你驮到对面。叫化子很高兴的答应了。

44、孔子曾经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些思想,都包含着推己及人、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45、于是叫化子毫不犹豫的问了第一个问题。

46、稻盛先生在创办京瓷之前,曾在一家陶瓷公司,从事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那是一家很糟糕的企业,经营连续亏损,工资拖欠已成家常便饭,研究设备更是极其匮乏。

47、稻盛先生分享了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专家的发现:

48、一切不幸都是由自己的心灵吸引而来的。是无休止地倾诉自己的不幸、牢骚不断的那颗心,唤来了不幸。

49、人类文明的发展,正是把心中描绘的愿望,作为原动力。

50、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51、当这样的规范在你心中深深扎根,即便碰到未曾经历的局面,或是必须迅速做出判断的事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把事业引向成功。

52、如果人生一帆风顺,完全没有经历挫折和艰辛,就不会去努力磨练自己的心灵,成为一个懂得体谅和同情他人的人。

53、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像把一滴墨水,滴到水里一样,领导者会让整个企业都染上自己的色彩。

54、面对两难选择,不以得失为标准,正确的判断源自“灵魂”。

55、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犹如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映在屏幕上一样,内心描绘的景象,会在人生中如实再现。

56、一个真正利他的人,能想出无数感动别人的方法,一个利己的人学的所有的东西,最终都会自废武功。

57、“聪明能干”不过是三流资质,“深沉厚重”才是领导者的第一等资质。

58、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拼命投入,持续努力。这就是磨练心灵的修行。

59、于是,叫化子下了决心,要去西天问问佛祖,问个明白,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此命运?

60、利他人之心,怀渡己之乐

61、从这个意义上看,领导者思考事物时的思维方式、哲学或信条、人生态度,这都不是领导者一个人的东西,而将决定整个企业的色彩和性质。

62、最简单朴素的道理却最难以做到,然而即使很难,只要在修行路上磨练心灵,感恩,谦虚,知足,全情投入且永不放弃,带着坚强的意志持续努力,不管做什么事业,都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63、佛祖说好啊,不过有个条件,你最多只能问三个问题。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人问三个以上的问题。叫化子答应了,心里想到,我问哪几个问题?

64、为了生存,动物需要做成最低限度的努力;但是它们绝对不会让欲望过度增加,都具有“知足”的本能。

65、翻翻人类历史,那些成功者,往往都是极致利他者。

66、从前有一个叫化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总要乞讨一些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有那么一点米。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打算弄个明白。

67、不管怎么努力,不管多么艰辛,人生总无转机。如果有人这么感叹,那么,他首先应该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叩问自己是否拥有一颗正直的心。

68、“自利则生,利他则久”一直都是稻盛和夫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句话,稻盛和夫是想时刻提醒自身,做人绝对不可以自私自利,一定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舍己为人的胸怀,如此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69、另外,人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

70、稻盛先生感慨:自然界中,存在着人类世界所没有的“节制”。

71、所有的成功者的思维里,都具备了一种基因,就是“利他”,这种神秘的力量,可以持续的吸引着财富。

72、稻盛和夫在受命重建日航、出任会长职务后,虽然是临危受命,却通过贯彻这一简单的判断基准,帮助日航重新渡过难关。

73、利他之心,感恩之情。

74、我认同他的嘱托,也坚信往后定会去实践。

75、能有机会被这束温暖的光照亮心灵,真是三生有幸!

76、大意:使自己获利是生存的基本,使他人获利却能长久地处于受到他人的帮助和敬仰的有利位置。

77、利他思维是指处理利益关系时,不但想现在,还要想将来,不但想自己,还要想他人。这就要求我们:

78、比如,在家庭中,可以为家人做什么让他们幸福;在工作中,为同事和客户又能做些什么。利他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绝不是什么需要大张旗鼓的行为。

79、结果,他看见一只大老鼠来偷吃他的粮食。于是他很气愤,就对老鼠喊道,富人家那么多粮食你不去吃,为什么偏偏偷吃我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突然,老鼠说话了:你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乞丐问老鼠,这是为什么?老鼠对他说,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佛祖好了。

80、利他思维,指的是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社会的关系时,不但考虑自己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考虑他人、社会的利益,最终通过帮助他人,自己也获益的思维方式!

81、当问题发生,寻找解决方法时,立即在头脑浮现的想法,几乎都是基于自我、欲望或感情的。

82、行为的规范不是基于得失,而是基于作为人应走的正道。

83、是否适合当领导者,由“心根”来决定。

84、不以得失,而以“善恶”作为判断、决策的标尺。稻盛和夫分享了面临抉择时,自己给部下的建议:

85、并不单单是依靠聪明的头脑,或丰富的知识。比这些都重要的,是心中是否持有成为判断标尺的“善恶规范”。而这把善恶的标尺,又从何而来呢?正是心灵深处的“灵魂”而来。

86、“利他”并不是宏大高尚的理念,这个词本身就很简单,“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为自己”放后面,优先“为他人”。

87、只有想到将来,才有可能忧患地面对现在;

88、所以,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不管面对何种境况,都要以“感谢之心”去面对。

89、在京瓷最艰难的创业期,去拜访客户,十有八九要吃闭门羹。尽管如此,稻盛先生却这样激励自己的团队:

90、永不放弃,这种态度会带来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91、不管热情和能力有多高,只要思维方式是负数,一切都是负数。

92、正因为情况困难,所以才要相信局面必能打开,一心向前。

93、帮助自己克服自私的人性弱点;

94、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遇见无尽欢喜,也会遭遇艰难苦楚。如何度过这一生,也许在很多人听起来是个复杂而又宏大的命题。但是,稻盛和夫却认为这是个极其单纯的问题。

95、马云也曾多次说过:“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有‘利他’思想,未来的经济一定是利他主义的经济。没有任何一个消费者,会忍心拒绝一个真心为他好的人。”

96、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当你遭遇前所未见、如同绝壁一般的巨大障碍时,能不能在那一瞬间,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

97、利己则生利他则久-这句话出自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98、第二个问题佛祖回答,老和尚整天都拿着他的宝贝锡杖,心里整天记挂着,他的锡杖是个宝物,用它在地上一扎,地上就会有清泉出现,如果老和尚舍得扔掉那个锡杖,他就可以升天了。

99、要每天反省

100、将做人的“正道”,作为经营的“原点”。

101、即便是百兽之王的狮子,在一次捕猎成功、填报肚子之后,在一周左右,即便猎物在身旁,他们也不会发起袭击。

102、稻盛和夫: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

103、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104、叫化子很高兴,又问了第三个问题。佛祖回答,如果哑巴女孩见到她的心上人来了就会说话了,突然佛祖不见了。

105、急剧膨胀、过于庞大的事物,在其成长达至顶峰时,宇宙的原则和规律,一定会让它们走向崩溃和衰退。

106、这位智慧老人在书的结尾说:“人生其实是非常单纯的东西。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在每天的生活中,尽可能地不断努力。只要这么做,命运就一定会好转,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会到来。”

107、这样的人,即使手握权利,也不太会心生傲慢,不会堕落。因为他们掌握了优秀的人生哲学。

108、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真正的开始。

109、既然如此,为何黑猩猩不会经常捕猎呢?据说它们捕食,只是为了补充生存必需的那部分营养。所以,它们不会过度捕食,不会贪得无厌。

110、用位于灵魂核心的“真我”,来做判断和选择。

111、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么微小,即便是做人的朴素单纯的行为,都有助于利他心的萌芽。

112、利他之心下一句是损己之利

113、不管看起来眼前矗立的壁障有多高,首先要想“一定能跨越”。如果用手触摸一下,说不定这个壁垒只是纸糊的。如果是纸糊的,戳破它就行了;如果是石头做的,只要思考如何攀登就可以了。当你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真正的开始。

114、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为别人着想,一定就有人想着你,这就是因果,这就是规律。

115、积善行、思利他

116、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更是终身奉行利他思维。他认为:在商业世界里,利他心最重要,“凡是能够确信是基于利他心心、发自‘善意的动机’的事业,最后无一例外,都能获得好的结果。”

117、所以,首先要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行”,相信光明的未来必定到来。带着这样的强大心灵不断前进时,我们就能逐渐看清前进的道路,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种种线索。

118、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谦卑之意,感谢之心才能油然而生。

119、很多具备优良品性的领导者,在获得一定的成就后,因为接受周围人的吹捧和奉承,真的相信杰出成就的取得,都是自己的实力所为,不知不觉就会升起傲慢之心。

120、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长期以来,许多人帮助支持的结果;公司之所以能够存续,是依靠员工辛勤的劳动,还得多亏那些下订单的客户。

121、每天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心灵就能得到净化。当心灵处于纯粹状态时,人就能触及所谓的“宇宙真理”,也就是触及事物的本质。

122、《礼记·坊记》更是提出“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思想,凡事把他人摆在前面,懂得谦卑、抑制自我。

123、从降生人世,到生命终结,无论对谁而言,人生旅程都是一出波澜万丈的戏剧。其中既有充满荣光、极尽欢喜的时光,也有遭遇苦难、咬牙忍受的日子。

124、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经营的“引擎”,仅仅是追求经营者的私利或名誉,那么即使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企业也终究无法长期发展壮大。

125、灵魂的最深处,存在着称之为核心的“真我”。所谓“真我”,可以用“真、善、美”三个字来形容,它是最纯粹、最美好的心。

126、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就会好转。

127、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128、所以,“无论何时何事,都要表达感谢”,用理性将此道理铭记于心。在心里做好准备,让“谢谢”可以随时脱口而出。

129、稻盛和夫成立京瓷后不久,就将“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经营判断的唯一基准。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一基准太幼稚、太简单了。但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单纯、明快的东西。

130、“愿望之力”,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131、稻盛和夫提醒我们:现在的我们,似乎已经忘却这种愿望的可贵。我们只重视用头脑进行的“思考”,轻视产生这种思考的根源,以及由心产生的“想法”或“愿望”。

132、动物利他是指个体“自愿”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帮助同类的行为。动物利他一般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133、叫化子拿着24颗夜明珠又往回赶路。来到山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急着问佛祖怎么回答的?叫化子说了缘由,老和尚一听非常高兴,于是就把那个宝贝锡杖送给了叫化。老和尚马上就腾云飞走了。

134、当全神贯注投入工作时,杂念便从心中消失了。如同修行僧的坐禅,达到了无我的境界。当心灵处于清澈纯粹状态时,就会冒出不知来自何处的智慧。

135、正因如此,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将发生巨大变化。

136、在书中,稻盛和夫写道,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我们的内心吸引和塑造而来。而要想度过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常怀感恩之心。

137、一天夜里他悄悄的躲在一个角落看着他的粮食。

138、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都是一出波澜万丈的戏剧。

139、今天说说利他思维--------战略布局层面上的极致思维!两大法宝在手,运用得当,将无往不利!

140、付出不亚于任何人

141、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成长的同时,保持和谐,就非常重要。这种生存方式的好榜样,我们在自然界就能找到。

142、不管境遇是好是坏,都要感谢。

143、另一方面,就算我们好运连连,事事称心,我们就会说“感谢”了吗?其实,现实中的我们,往往也做不到。我们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甚至很多人还会贪得无厌。

144、什么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资质?稻盛和夫的答案就是“心”。

145、佛祖告诉他,老龟是因为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才变不成龙的,它的龟壳里有二十四颗夜明珠在里面。如果它把龟壳去了,就可以化成龙了。

14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147、一般认为黑猩猩是草食动物,但有时它们也会袭击牛羊等大型哺乳动物。因为动物蛋白营养高,味道好,所以整个族群都会兴高采烈地一起享用。

148、现状越艰苦,人就越容易发牢骚、鸣不平,怨天尤人。但是,这些牢骚与不满,又会兜兜转转,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导致自身境遇不断恶化。

149、如果认为自己“可能不行吧”,哪怕有一点点踌躇和犹豫,命运就会截然不同。

150、所以,只有那些具备优良品性,一贯勤奋埋头工作,并不断提高自己心性的人,才能成为真正好的领导者。

151、过去没有人告诉我们人生的注意事项,现在稻盛和夫先生用一生的嘱托告诉了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而充满善意。

152、只有考虑别人,别人才会考虑自己;

153、而当逆境和困难发生时,更是表达“感谢”的绝佳机会。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峻的局面,能锻炼我们的心志,磨炼我们的灵魂。

154、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

155、不管面对多么困难的目标,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能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就是“愿望”所具有的力量。

156、所谓人生,也可以说是相遇的积聚。好的相遇能帮助我们磨练和提高心性。

157、这是驱动这个世界的绝对法则,是推动一切事物运行的真理,没有例外。

158、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领导者的人生观,思维方式和心中抱有的思想理念,会决定组织的存在方式。

159、如果动机是善意的,事情自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机只为一己私利,那么不管多么努力,最后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160、但在当时,他除了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去做事研究,已经别无出路。于是,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研发工作中。

161、要谦虚,不要骄傲

162、遭遇困境,结果不尽如人意,要在此时此刻说一声“感谢”,确实很难。如果人格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磨炼,我们往往就会口出怨言“为什么偏偏是我?”

163、“愿望”,可以说是在内心的画布上,所描绘的想法、梦想和希望等,也可以说是心灵活动本身。人的一切行动,都产生于“愿望”或者说“想法”。如果你不“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164、叫化子觉得自己的事也没有什么,还是乞讨过日子吧,于是就赶紧往回赶路。叫化子来到那个江边,老龟已经算到叫化子该回来了,就急着问佛祖是怎么说的?叫化子说,你先把我度过江去我给你说。老龟把叫化度了过去,叫化子说了缘由,老龟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就把龟壳脱了下来送给叫化子说,这里面有2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对我已经是没有用处了,我就把它送给你了。于是老龟马上就变成龙飞走了。

165、自己拥有的才能和能力,绝不是自己的私有物,不过是偶然被赐予的。那些我们认定是自己的东西,不过是现世一时,寄存在我们这里的东西。

166、叫化子第二天就出发了。他一路乞讨,走了好多路,一天好不容易赶到天黑才见到一户人家。他敲门,出来一个管家问他有什么事,他说讨点饭吃。正好员外出来看见了就问叫化子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赶路?叫化子就说了他的命运,说要去问佛祖一个明白。员外听了赶紧把他请到屋里坐下。给他拿了好多干粮和一些银子。叫化子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167、“想要更快到达目的地”,催生了蒸汽火车和汽车;“想要飞上蓝天”,促使飞机飞上了天空;最后,抱有“想去宇宙旅行”的想法,终于飞到了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

168、一种不期望任何报答(不包括自我感受)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利他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高尚的行为。动物也有类似的利他行为,如兵蚁为了保护蚁群而牺牲自己。

169、乞丐又走了许多山路。走到一座山上看见一个庙就进去讨水喝。看见一个老和尚拄着一根锡杖,很老的样子但很精神,老和尚给了他水喝并且叫他休息一会,问他要到哪里去。叫化子说明去向,老和尚赶紧拉住叫化的手说,拜托你一定帮我去西天问问佛祖。我都修行了500多年了,按说早该升天了,为什么还飞不起来?于是叫化也就答应了这个老和尚。

170、叫化子又走了不知多少天,可是怎么也见不到佛祖。叫化子纳闷了,心里想到,佛祖到底在哪里?西天按说早该到了啊。叫化子很伤心,于是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突然佛祖出现了,叫化子很高兴,佛祖问叫化,你这么大老远来这里一定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来问吧?叫化子说,是的,我要问几个问题,希望佛祖能够给我说个明白。

171、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抱有这样的想法时,骄傲自大就会在心中消失,内心就会充满感谢和谦虚。

172、这句话出自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而稻盛和夫也以身作则的让人们看到了“自利则生,利他则久”的智慧。

相关文章:

说给女人听的伤感哲学句子【精选59句】 稻盛和夫利他之心的感悟145句精选 稻盛和夫京瓷哲学感悟-26句优选 哲学小故事和感悟100字【优选51句】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感悟精选72句 说给女人听的伤感哲学句子【精选58句】 稻盛和夫京瓷哲学感悟优选26句 读了稻盛和夫哲学后的感悟【36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