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优美文案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25句优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25句优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

1、原文如下:

2、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

3、十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4、七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

5、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6、首先,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他指出“从前的一切日唯物主义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7、他还强调了人类自由的重要性,认为人类应该摆脱任何形式的压迫和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费尔巴哈的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他的思想主张了对哲学和社会现实的批判,认为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世界观,而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10、《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深刻丰富,充分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11、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12、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3、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14、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15、在此,马克思明确的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只是消极被动的去观察事物,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也不明白客观存在的事物首先是人们实践的对象,然后才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

16、费尔巴哈的主要著作《德国意识形态》于1845年写成,该书是对当时德国哲学和政治思想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费尔巴哈还写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反杜林论》等著作。

17、同时旧唯物主义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片面的夸大意识的主观能动作作用,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把实践偏狭地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日常生活行为,并加以否定。

18、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19、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20、八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21、这篇提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

22、新时代重温《提纲》,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实践真理标准,有助于我们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价值。

23、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它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

24、三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且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2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最终发表是1888年。

相关文章: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精选34句】 爱尔维修的教育理论-通用22句 简述法国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49句精选】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优缺点-通用29句 赫尔巴特的观点【29句文案】 精选蒙台梭利的六大理论【61句】 卢梭爱弥儿的主要观点【精选90句】 卢梭的人性论51句精选